四川书法家网讯 6月21日,眉山市书法家协会首批“眉州文艺名家”培育活动在眉山市文化馆举行开班仪式。四川省书协副主席、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书法理论家王家葵老师为学员作了题为“金石文化漫谈”及“近代书法风尚”专题讲座,来自眉山地区的书法家骨干和众多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上午的讲座中,王老师以金石学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为线索,为大家讲授碑的起源:碑的含义有三种,一是古时候竖在宫门前测日影的石头;二是竖立在宗庙庭院内拴牲畜的石头;三是古代用引棺木入墓穴的木柱,后用石。
接着,他分别从碑的“纪念性质”“碑的结构”“碑的概念拓展”“碑的变种”等方面进一步带大家深入了解碑的全貌。王老师在谈到“碑的概念拓展”时讲到:碑由狭义的墓碑,逐渐拓展为纪念碑,但汉代对这类纪念性质的碑刻,称呼上一般还较少的使用“碑”字。
碑主要分为记人和记事两大类,虽然后世都笼统地称之为“碑”,其实不完全如此。比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都不是墓碑,原碑也不自称作“碑”。
在谈到碑的“变种”时他强调,因曹魏时期禁碑,墓碑由地上转入地下,产生了墓志。到唐代官方放宽了限制,唐宋出现了叠床架屋式的丰碑与墓志并存的现象。唐代的墓志有“小唐碑”之称。但数量太多,一般不受重视。
随后,王老师又从“碑的定义进一步扩大”谈到了“造像碑”“ 儒家经典”“碑与帖”等方面。进一步为学员梳理了碑的范畴与帖的含义,并举例了众多碑刻类型。
下午的讲座中,王老师以“近代书法风尚”为主题,用具体的书法作品资料,严谨、详实的为大家介绍好作品所具备的特征。他强调,好的书法作品要呈现熟练的技法和高古的格调,要明显区别于其他作者的作品。他以郑板桥、金农、竹禅、廖平的作品为依据,分析技法和格调与好作品的关系。他又以此标准为学员讲授“宋四家”、“吴昌硕”的作品,他强调吴昌硕的作品是杰出的,但吴门的后学平庸的居多,要注意流派的风格和习气。这一问题在齐白石绘画流派上更是一目了然。
接着,王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沈尹默、潘伯鹰、白蕉等近代帖学名家的作品,并从学术考证的角度为大家分析沈尹默题签案。
最后时间,他从“近代书法意识觉醒”和“新出土材料”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甲骨文、新见青铜器、帛书、简牍、敦煌写本等新材料、新发现,立体的呈现出近代书法的风尚。
学员们在一天的讲座中认真聆听,纷纷表示王老师此次讲座内容详实,学术价值极高,大家收获颇丰。(薛凯睿 肖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