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29日,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举行2025年工作会议。同期由中国书协、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书协联合主办的中国书法大讲堂暨山西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公益研修班在山西夏县举行。
中国书协主席、女书家委员会主任孙晓云,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主任郑培亮,女书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红春、安文丽,秘书长李琳,副秘书长解小青,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卫立钧、杨二斌等参会。李琳作工作总结,山西省书协主席薛珠峰,夏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炜博致欢迎词。工作会议由解小青主持。
张潇羽在致辞中谈到,各位女书家于方寸砚田间辛勤耕耘,为当代书坛增添了不可替代的温婉气质与灵秀韵致。书法不仅是书斋里的个人雅好,更是时代精神的文化映照,笔墨应与时代同频共振,汲取生活灵感,关注时代变迁,抒写人民心声,让作品既有传统的“古意”,更有时代的“新声”。要深植传统,守正出新,沉潜经典,“与古为徒”,让传统的根脉滋养当下的创作。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让我们的作品因综合素养的支撑而更具内涵与感染力。要以更多元、更富创意的方式,将书法的美好传递给更多人,让书法艺术更好地走进生活,在提升大众审美、涵养社会风气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的文化价值。
围绕书法创作,张红春、李琳、韦斯琴、刘晓霞、王文英、方放、阚爱萍、杨春燕、徐晓玲、靳慧慧等委员认为,女性书家应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女性力量,既要在笔墨间坚守中华美学精神,又要以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为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书法创作是书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书法创作不是机械地重复古人,而是将古人的技法与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血脉。“守正”是根基,“创新”是活力,要打下坚实的技法根基,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趣,努力探索个人艺术语言。书法创作必须以传统为根基,将传统艺术精神与个人感悟、情感视角、时代审美融入创作,在传承中实现创新。
围绕书法教育,芦海娇、黄鸿琼、林玉梅、李文霞、蔡礼礼、郭晋丽、顾琴、蔡梦霞等委员认为,书法教育要立足当下,以传承创新夯根基,以学术研究提站位,以公益教育拓价值,开展跨学科合作,注重因材施教,构建多层次育人体系。书法教育要从价值引领与兴趣激发并重,奠定内在根基,构建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营造沉浸式与互动性的学习成长环境,注重审美提升与人格修养的同步塑造,加强师资建设与资源整合。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仅是教技巧,更是借笔墨“叠”起一座“精神楼阁”——第一层是握笔的规矩,第二层是诗文的共情,最顶层是心性的淬炼。
围绕女书家发展,安文丽、解小青、张爱萍、许育红、刘晓霞、孙瑞芝、张芳、肖丽、陈黎、徐燕、徐小江等委员认为,当今时代女性在社会、家庭、教育、艺术等方面都担当着重要角色,女书家在思想理念上要有新认知,在专业创作上有新提升,在社会责任上有新担当,在创精品、承文脉、育新人中,实现自我突破,以笔墨彰显新时代女性的文化自信与担当。从国展女书家入展率明显低于男性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女性书家群体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艺术视野有待拓宽、基层书法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因此构建系统化书法培养生态,筑牢内生性成长根基,营造宽松和谐的书法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孙晓云总结谈到,女书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创作、研究、教育等领域从未缺席,女书家队伍持续壮大,越来越多的女性作者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技艺为当代书法注入活力。弘扬传承传统书法对每一位女书家来讲,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在方向上坚守艺术理想,自觉追求德艺双馨、诚信善良、艺文兼备、技道并进;在创作上勤勉专业实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书写时代正大气象;在研究上追求务实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弘扬优良文风,倡导言之有物,学以致用,做“有为之学”,弃“无益之术”;在观念上把握传承创新,与古为新、借古开新、承古出新、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书法事业发展需要书法界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女性书家更要自信、自强、自立,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巾帼力量。
9月27日晚,中国书法大讲堂暨山西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公益研修班开班。薛珠峰主持开班仪式。
中共夏县县委书记、县长李雷在致辞中说,举办此次公益研修班是推动山西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夏县将深挖内涵、创新思路,以卫夫人书法大会为抓手,深入开展书法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努力,为推动书法文化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贡献。
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讲到,书法公益研修班是为山西中小学书法教师量身打造的高水平课堂,是山西省书法教育工作的新篇章。要深刻把握书法教育的时代价值,全力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强力推动书法教育创出亮点特色,努力探索书法教育的全新模式,教育部门、学校等要深化与中国书协、科研院所、美术馆等机构的合作,搞好书法进校园活动,全力推动山西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孙晓云致辞谈到,举办此次公益研修班,旨在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推动书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普及与传承,培养一批懂艺术、会教学、有情怀的“种子教师”。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书法家,而是要让他们在提笔写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态之美、意蕴之深,让“写好中国字”成为一种习惯,让“传承中华文化”成为一种自觉,最终内化为坚定的文化自信。
研修期间,黄鸿琼讲授《行书学习》,蔡礼礼讲授《学书循道——当下语文视域下的中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探索》,林玉梅讲授《书法教师:笔墨、修身、育人》,阚爱萍讲授《新课题下中小学书法课怎么教?——在基础笔画与结构教学中兴趣引导与教学落实》,靳慧慧讲授《用美术馆资源点亮中小学书法教学》。
活动期间,孙晓云、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志峰、薛珠峰、李雷共同为卫夫人铜像揭幕。“结对子·种文化”书法名家进校园、第六届卫门书派书学研讨会暨卫夫人书法教育讨论会同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