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师孟,斋号心竹居,1964年5月出生于成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门书画院院长、中国质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
草书作品《蜀道难》的创作体会
• 余师孟
又到了一年之中春风拂面的时节,不免又想起了两年前长安的天街小雨,想起了汉中蜀汉文化的沉厚,想起了蜿蜒在青山绿水、悬崖峭壁间的蜀道,还有那银装素裹的太白山,以及为李白《蜀道难》诗所深深感动而创作草书作品《蜀道难》的那些日子。
特别喜欢唐诗,尤其喜欢具有豪放、浪漫风度的天才诗人李白的诗,其中就包括写实和浪漫风格并存的《蜀道难》。
我认为自己作为从巴山蜀水中走出来的锦城人士,应该在更广泛的程度上了解古时天府之国的更多信息,了解古代入川道路的险峻和开凿搭建的不易。而这些,李白的《蜀道难》都告诉了我们。那么,就让我用书法与曾经在巴山蜀水生活和游历过的伟大诗人作一次深入的交流吧。
李白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艺术地再现了蜀道的峥嵘、崎岖、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全诗内涵丰富,有“噫吁�健钡氖竦胤窖裕�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有黄鹤、有猿猱,还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如剑阁的高大,冲波、逆折、回川的奇险,扪参历井的高峻,……诗人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一个博大浩渺、既高且险的写实的自然情境,同时又如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然奇崛的山水画卷。
2012年的清明,我到汉中实地领略了褒斜道天梯石栈的钩连,登上了有中国南北分界岭之称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太白山海拔3767m,终年为积雪覆盖,“可以横绝峨嵋颠”的气势着实让人叹服和留连忘返。虽时至清明,但到山顶还需要穿着厚厚的保暖防寒服。站在山顶的木板阶梯上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那种清新、凉爽的感觉,至今令人回想。自古以来,高山峻岭阻挡了由秦入蜀,太白山首当其冲。为此,在回到北京的那些日子里,我找出《蜀道难》反复地吟诵,以加深对诗的理解和与李白的互动。感谢李白为我们留下这首千古名篇,感谢他带领我们在秦岭中游历穿行,时而在山颠,时而在谷底,好不酣畅淋漓!作为一名业余书家,在2012年的盛夏季节里,我用饱蘸情感的笔墨,挥汗书写了草书作品《蜀道难》。
为体现《蜀道难》的高古旷远、气势磅礴,以及满足《蜀道难》294字的篇幅要求,我选择了最能抒情达意的草书,选择了传统的四条屏形式,并且采用了纸面不够光洁的长180cm、宽60cm的4张略带一些黄色的麻纸,力求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更加贴近诗的气息、风格。在章法上力求沉稳,在结字上追求变化,用字距、字形的大小轻重变化,行气的贯通和气势的连绵来体现诗人情感的跌宕起伏和山川的变幻雄险。在个别重点词组和段落方面,注意墨色的浓淡、干湿对比,力求每一遍书写都一挥而就,保持整篇作品的风格气势,仿佛每一遍书写都抒发着自己对故乡山水的热爱,抒发着与古人的心灵感应。反复几遍书写后,不仅对全诗内容更熟悉理解了,自己也找到了心手双畅的感觉,享受了艺术创作的无穷魅力。
《蜀道难》如歌,一唱三迭地颂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因此在进行草书创作时,把握作者情绪的变化和情感的高低起伏非常重要。我突出了重点诗句字形体式的变化,尤其是众多的“难”字的书写,充分地吸收借鉴怀素《四十二章经》中“难”字的许多写法,以充分地表现作者每说一次“难”时不同的口吻和细微的心理变化,仔细体会作者所叹咏的这样难、那样难。
李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的蜀道已经不再局限于天梯石栈,人们可以通过水陆空不同的交通方式进入美丽富庶的天府之国。如今的天府之国也已成为祖国西南一个开放包容的大都市,她以休闲从容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如果李白还在,又会写出何等绚丽多彩的诗句呢?恐怕再也不会发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感叹和“侧身西望长咨嗟”了。
就在对李白《蜀道难》的反复品味、体会中,我再一次感受到李白诗歌的鬼斧神工,我仅以草书作品《蜀道难》来追寻他诗境的神奇、瑰伟。
-------------草书作品《蜀道难》-------------
《蜀道难》
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