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选
【12月10日午读】清代的书法美学
时间:2014年12月10日 来源:四川书法网测试数据 作者:四川书法网 浏览数:5025
内容提要:【今日午读】清代的书法美学 

 

 

--------------------------------------------------------------

清代的书法美学

   •  蒋秋吟

 在清代古代书法美学进入了第三阶段,是综合总结期,也是向现代美学转变的时期。

      清代重新强调“中和”美原则,成为整个时代的普遍要求,但有别于第一阶段晋人的“中和”之美,它是经过第二阶段“狂狷”之美的扬弃而达到会有一定的“狂狷”因素的“中和”。中和了“中和”和“狂狷”。

       清代重阳刚之美,强调了第一阶段尚“骨”“力”的壮美理想,这种壮美思想与清代尚“碑”书风分不开。

       阮元首先提出向北魏学习,创立碑学,以求文帖学之穷。

       包世臣著《艺舟双楫》极赞碑书的壮美风格。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南碑与魏碑书法归纳为“十美”,赞美碑书的阳刚之美。

       清代的狂狷丑怪为美的思潮有所发展。傅山、金农、郑板桥及一些碑派思想反映出审美思想。傅山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尚“丑”,尚“拙”的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他自命异端,将馆阁体书法喻为“家鸡”“奴书”,而称自己的书法为“鹜鸟”。他的书法,字与字连绵不断,如同一条盘纡缭绕的长索。他故意与“中和”美原则作对,创造一种“死蛇挂树”般 的丑拙境界。

       以金农、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更是不趋时流,具有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破前人法规,大胆革新,以“丑”“怪”为美。金农力倡张扬个性,画竹,用朱色,写字自谓“漆书”,用漆工之刷,刷漆为字。郑板桥尚“陋劣,”提倡不拘古法,布局散散乱乱,犹如“乱石铺街”以怪取胜,以拙为美。

       康有为揭开了中国书法美学新的一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总结了清代尚碑思想,集碑学之大成,把尚碑思想推置到了极端,在唯碑是尊的思潮中,显露出近代审美意识。

       他提出“制度、文章、学术皆有时焉”“书法与治法、势变略同,周以前一体势,魏晋至今为一体势,皆千数百年一变,后之必有变化也。”他上书不成,救国无门,只好于金石笔墨之中排遣愤愤之怀。激情之下,谈何“中庸。具有中和之美的帖书,自然不能成为其审美对象,推崇尚碑与魏碑。对立、冲突、不和谐、片面、极端,这些恰是近代美学的本质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