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选
劲节达识 道宗高远――品读倪宗新先生其人其艺
时间:2011年08月12日 来源:四川书法家网 作者:四川书法网 浏览数:12047
 

曾顺达/文

 

       宗新先生是我多年的领导,更是我尊敬的师长,亦是人们口中鼎鼎有名的“倪师爷”。他有几次离开新都到省市部门工作的机会,都是“故土难离”,未能成行。然植根农村基层,勤思敏行,常有突颖之为,树风行之先,为人称道。
       在宗新先生的身上,既有温雅淡定的文人特质,又有仗剑而行的侠士风骨,眼里容不得微尘。我跟他工作多年,多次见过他为普通群众的穷窘而相助,遇社会丑恶而“路见不平一声吼”,没有一些领导装出来的一副威严的“政治面孔”,率真质朴,刚直不阿。才德生威,不输于人。他神往于王羲之、颜真卿、杨升庵、郑板桥等中国历代书画大家。这些先贤同时驰骋于社会管理和文艺创作,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担当,引为人生榜样。
       翻开他的履历,品读他的著述,欣赏他的书法,我们对他的为政从艺会有更深的认知。


 一


       在宗新先生历县(区)委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期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中期,也是考验农村基层干部智慧和胆识的重要时期。当时新都是四川省体改试点县之一,其体制创新和经济发展走在了四川省的前列,许多典型经验在省市乃至全国推广。199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了《农村改革发展二十年回眸》一书,并获得“1998年度四川省优秀图书奖”。专著中体现的一些思想、观念和思路,现在看来更显作者其时代的敏锐性和前瞻性。1989年5月,他以新都的改革实践为基本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村十年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未来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设想。其论文《深化农村改革的战略思考》,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9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农村改革1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被评为全国139篇优秀论文之一(其中四川仅入选4篇)。该论文被列为宏观研究、近期及中长期农村改革与发展重要改革论文之一。在文中,他提出的“优化配置资源,推进农村分工专业化;发展服务业,推进农村服务社会化;搞活经营主体,推进农村经营企业化”三条建议,不仅沿用至今,与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精神相一致。再如:当前成都正在深入推进的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早在1991年8月,他就与政策研究室的同事一起研究,并撰写了《关于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的建议》,提出了“以城乡为整体,深化配套改革,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统筹规划城乡建设,推动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的改革方案,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于9月在新都召开了深化改革现场办公会,同意其改革方案的实施。新都在全省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探路作用。

 

 二


       1993年,他担任宣传部长,上任之时即创办了《新都报》。现在这张报纸已改刊为《新都资讯》,成为全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舆论阵地。其时,他仍兼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委特约研究员。其间,他对成都的文化强市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2年,他撰写的《论文化强市发展战略》一文,发表在中国经济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经济体制改革》上,引起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任成都市副市长的郝康理对本文作了亲笔批示:“请文化局研究本文,文中很多观点和建议,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我们应当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同时还与宗新先生就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根据郝市长的指示,成都市文化局将此文印发至各处(室),组织机关干部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对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全面启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4年,市财政局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在研究制定文化强市的经济政策、增加文化投入问题时,特索取该论文参考,文中不少观点和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决策时采用。
       他担任常委、宣传部长十年,是新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文艺活动空前活跃,大量的文艺作品、演出在各级获奖,许多书籍出版。2000年2月,新都荣获了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期间,他编著出版了《中国乡镇企业:现实与前景》(合著)、《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新都卷)》(合编)、《迈向新世纪――四川新都书画文化掠影》、《农耕文化与思想解放》、《精神文明实录》、《新都调研文集》等。他先后荣获了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项;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宗新先生还历时三年,对众多的古籍善本、历史遗存和人文资源进行分析、收集和整理,主持编著了《新都历史文化丛书》(12卷14册)。2002年,此套丛书荣获了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宗新先生在工作之余,特别是2003年担任区政协常务副主席后,致力于四川明代唯一的状元、文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新都人杨升庵的学术研究。近十年时间,他历尽艰辛,追踪杨升庵从新都走出去的足迹,与杨升庵研究专家、地方贤达交流切磋,常为觅得杨升庵文献资料而乐在其中。他先后三次赴杨升庵谪戍地云南省的二十多个市(县),遍寻其遗迹,查阅了当地民国以前的近百种地方志;五次上北京,到故宫博物院、北大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琉璃厂古籍书店,以及赴上海、山东、安徽、云南、天津等地博物馆或图书馆收集杨升庵有关史料;七次到川内的叙永、泸州、遂宁、江油、西昌、会理、富顺、夹江、青神、大邑诸地查寻杨升庵史踪。现在他已将散失在馆藏、民间的有关杨升庵史料归纳整理,去伪存真,先后编译了《杨升庵书论》,编纂了《杨升庵年表》、《杨升庵年谱》、《杨升庵著述馆藏录》、《杨升庵书迹目略初稿》、《杨升庵书迹考》、《杨升庵书法作品考释》等。其中:被列为成都市文化项目、长达100万字的《杨升庵年谱》,收录了杨升庵先世、行踪、交游、主要著述和书法创作等系年史料,对其扑朔迷离的为官、里居、谪戍生活,细加梳理,为后人提供了一部可以考见其一生行迹之传记著作。明清以来,杨升庵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鲜有专门的整理和研究。《杨升庵书论》一书,辑入编译了《墨池琐录》四卷、《升庵书品》一卷、《法帖神品目》一卷,完整地反映了杨升庵的书论成果,为国内迄今研究杨升庵有关书论的全辑本。《杨升庵书迹考》一文,根据杨升庵存世墨迹、文献著录等资料加以梳理与考证,填补了杨升庵书学资料之阙佚。

 


       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先生的相交相知,进而拜师学书,临池不辍,又给宗新先生带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和艺术发展空间。应辉先生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书家和四川书界领导,始终在思考四川书法在当前特定的历史与地域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蜀文化趋向的历史性选题,宗新先生挟组织工作历练和政策研究视野的双重优势,很快成为应辉先生的得力助手和工作推动者之一。
       记得2002年的一个晚上,我到先生家。当时宗新先生还是宣传部长,我也在宣传部工作。我们就着宗新夫人周姐做的几碟小菜浅酌。谈论间,宗新先生提出为四川省书法家办一张报纸。我们就报纸的名称反复推敲,最后敲定为《书法家》,意为办成一张没有地域限制,以学术为主的专业刊物。我们都很兴奋,先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拿起电话就给应辉先生报告了这件事。应辉先生非常支持,而当时四川书界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开办难度大,是一张短命刊物。事实是由先生担任执行主编的《书法家》至今已开办了10年,出版了36期,共270余万字。由于坚持学术追求和包容开放,在省内外书法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和好评,成为四川书法宣传、书学理论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对促进全省书法创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次家庭小聚,竟成就了四川书法发展进程中的一件美事。以先生的心智和行事风格,是偶然,但更是必然。
       一个人的思想往往决定了事业的高度。清嘉庆《四川通志》云:“蜀自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受以七经,而岷络之地风教大行,人才蔚起”。面对当今的一些“书法乱象”,书法培训的“鱼龙混杂”,使不少满腔热血的书法学子误入歧路。应辉先生深为忧虑,一直有一个如书院办学般的“书法弘道”的构想,举办一所面向全省、全国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立足中国书法未来发展方向的非赢利的专业化、规范化、经常化的教育培训机构,结束四川省书协创作培训工作在各地“打游击”的窘况。在宗新先生等人的积极推动和应辉先生学生、新都宝光寺方丈意寂大和尚的鼎力支持下,2009年6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在宝光寺成立,宗新先生被聘任为中心主任。他既是中心组织者、工作人员,又是辅导老师,攻艰克难,积极运作,可谓殚精竭虑。书法中心至今已举办临帖班、骨干作者创作培训班11期,培训省内外学员1000多人。省书协的何应辉、张景岳、蒲宏湘、戴跃、刘新德、郭强、洪厚甜诸先生亲临教学,授业解惑。同时,还先后邀请了中国书坛聂成文、刘恒、邱振中等当代书法名家和国展获奖者嵇小军、陈海良、吴行到新都讲学。这种开放式、非赢利性的教学模式颇具古风,立足当代,深入传统,致力于传播中国书法创作及书学研究的前沿思想和理念。
       学书皆有法理,理入则道通。四川书法创作队伍规模较大,有一定的实力,但书法理论研究人才相对匮乏,书法理论研究亦较滞后,已经制约了四川书法事业的发展。宗新先生被四川省书法家协会聘任为省书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至今,推崇理论研究的学术多元化,打破门派之别,务求包容争鸣,特别是广泛联系和团结大专院校热爱书法理论研究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壮大队伍,提携后学,渐成梯次,进一步提振了蜀派书学研究。他已先后筹资主编了两届《四川省书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在《书法家》报纸上不断推出优秀论文,使川内书法理论研究者 “养在深闺”的研究成果“得以示人”。2003年,宗新先生与省书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杨代欣在研究书协理论工作时,作出了编辑出版《四川历代书法名家研究丛书》的计划,并得到应辉先生的肯定和支持。考虑到研究工作的难度,应辉先生将出版计划调整为《20世纪四川书法名家研究丛书》,共出版《郭沫若》、《刘孟伉》、《谢无量》、《赵熙》、《徐无闻》、《蒲伯英》等13卷,并把此项工作列入了省书协的重点工作。在实施这一编辑出版计划中,应辉先生亲自担任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主编。宗新先生作为《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承担了前期大量组织联络工作。现在,这套丛书已被列入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的精品图书出版计划,《刘孟伉》卷、《徐无闻》卷已公开出版发行。此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对研究四川20世纪书法的历史成果及对当代四川书法创作的影响,探索四川书法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创造新的辉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近年来,由宗新先生负责的省书协对外宣传工作也经常受到应辉先生的称赞。

 


       宗新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其书法初学二王,得力米芾、王铎,近攻孙过庭《书谱》,于碑帖涉猎广博,而尤以行草见长,笔墨遒润,意韵飞动,顾盼有致。他长期作为政策研究者而着力于书法,更能博涉约守,注重形质与情性、文与质的统一。
       如东坡云:“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多年来,他广泛收集历代碑帖书籍,潜心研习,心手相师。到他的书房、办公室,如入墨池书海,画案、地上临稿堆积如山,几乎无处下脚,文气沛然,足见用功之勤、用心之深。
      于应辉先生门下,更是近水楼台,时常耳濡目染,撷精纳华,手眼自高。正如唐代欧阳修所说:“学书不必惫精疲神于笔砚,多阅古人遗迹,求其用意,所得宜多”。多年来,他随应辉先生先后赴河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考察了秦汉刻石、秦汉简牍、摩崖刻经、馆藏墨迹等古代书法,一路聆听应辉先生的品评指教,溯古追宗,目之所及,如醍醐灌顶,尤有拈花顿悟之妙,对古今书法艺术的理解更为深入。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刘熙载所言,直击书法的人文精神本质,是我们欣赏宗新先生书法的导引。宗新先生以自身的人文秉赋、学识才情,再加上他常说的“书法是我不带功利的人生追求”,使他的书法能深入传统而不随波逐流,从而心无挂碍,笔无滞绊,轻松自由,渐入佳境。宋代的王安石论书法有精辟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一个成熟书家的审美取向就在于追求书法的“与天地精神相通”的天质自然。
      观宗新先生的书法,出入于米、 王,早期还稍感轻滑。近年来,由于听从应辉先生言,辅以隶篆,渐改前弊,笔力沉雄,收放自如。由于用功于孙过庭的《书谱》,取其隽拔刚断的笔法,开合有度的空间处理,纵横洒脱的精妙笔势,方寸吐纳的自由气象,故他的行草作品气畅而势远,纵笔使性而能兼备理法,纵而能敛又具含蓄隽永,聚合成一种视觉运动感和冲击力,内心激情与艺术理智达到了一种适度平衡。近年来,宗新先生的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了《“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首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十回中韩书法交流展》、《四川省名家书画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四川省中国书画作品大展》、《西南四省市优秀中青年书法篆刻提名展》、《四川更加美丽――四川省美术书法名家优秀作品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国内外书展。作品被许多机构和个人收藏。
      深入传统,古不乖时;推陈出新,今不同弊。在当代书法艺术诉求多元化、文化渗透交融的大背景下,四川书法理论的未来指向,书学研究与书法创作的互动生发是宗新先生研究思考的文化工程。幸哉,四川书法事业因有一批如先生般的人物必将走向进一步的繁荣。(作者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